2011/9/17,美國青年受到茉莉花革命的影響,發起了占領華爾街的行動,誰能想的到,這起源自北非反抗獨裁者的革命運動,竟可以到"自由世界領袖"的美國開花。
登錄「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網頁,馬上就會讀到有關這場運動的主旨:「「佔領華爾街」是由人民在美國發動的爭自由的運動,以9月17號在紐約的金融區安營扎寨為起始。受到埃及解放廣場起義和西班牙扎寨行動的鼓舞,我們矢志去鏟除我們民主制受到的金錢腐蝕。加入我們!」(翻譯引自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_commentary/2011/10/111010_wall_street.shtml)
只是為甚麼是華爾街?為甚麼不是到美國政治中心白宮?
華爾街變成人們厭憎的對象,其實並不冤枉。二○○八年的全球金融風暴,從雷曼兄弟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到「次級房貸」引爆的災難,無一不是華爾街炒手的傑作。少數人操作著自己發明的高風險財務槓桿,賺了錢是進自己荷包,賠的時候是政府掏納稅人的口袋來補漏。而風暴過後,中小企業不支倒閉,無辜民眾受累失業;許多資本家卻依然享受著超級「肥貓」的待遇,毫無愧色。如此唯利是圖、高高在上的嘴臉,教勤勞百姓如何甘心?(引自聯合報社論,全文網址: 占領華爾街:新無產青年的反撲(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632630.shtml#ixzz1bsVx9jmw)
秦漢以來,中國的社會階級分為士農工商,商被列為末業,例如:
韓非主張「商、工之民,修治苦窮之器,聚弗靡之財,蓄積待時,而牟農夫之利...邦之蠹也」
西漢晁錯的論貴粟疏提及「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遊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
究其根由,主要是法家認為商人不事"實際"生產,賤買貴賣,吸取農夫的血汗錢。當然以現在的看法,商人的"互通有無"本身,就是一種生產,如果沒有商人承擔商品損壞風險與辛苦的往返輸送(古人云,父母在不遠遊,誰又願意露宿餐風在外)
將時間拉回現在,現代來講,銀行可稱上是收受資金的"店鋪",將手上有錢與缺錢孔急的人湊在一起,也是對"生產"有貢獻的一群,但對於"投資銀行"(可參考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A%95%E8%B5%84%E9%93%B6%E8%A1%8C),雖說業務範圍包括企業併購、企業創投等等服務,只是這幾年來的金融風暴幾乎都是由這些"投資銀行家"所導致的。或許也不該特別指稱是投資銀行這個行業,而是其業務中對於投機商品的這個項目(各種基金包括主權基金,私募基金,所有熱錢的來源其實都從事在這業務項目)。
雖說經濟上來說,期貨(與其他所有金融商品)可幫助生產者與消費者規避未來的產品價格變動風險,但因為生產者與消費者不足,需要有部分"投資者"的介入,讓交易可以順利進行。但看看實際情形,國際大宗物資內,幾乎都是投機者的天下,運用高槓桿,牟取高報酬,反而真正的生產者與使用者因為熱錢的關係,價格同樣暴漲暴跌,不一定得以避險。而逐利的熱錢,也影響了各國經濟與物價狀況。只是炒高的物價總有崩盤的一天,在厲害的投資之神總會有虧損的時候,如他們的盈虧風險可以自負時,或許還值得稱許,但問題是這些投資銀行竟以大到不能倒要求政府支援,變成他們獲取高額分紅,而虧損卻得用納稅錢彌補。這才是導致華爾街成為眾矢之矢的原因。
回到為何會有這活動,絕對是青年不滿時局,由於這種非正式組織運動,沒有領導者,各人又有各人的訴求,比經濟學家意見還多,所以分析評論更多,因此,我也提列了我的三點不滿,
1. money talks, 金錢政治/財團政治取代民主政治:
這幾十年來,以美國為首,各民主國家都出現了同樣的問題,選舉需要資金、需要媒體曝光(尤其是倒閣、解散國會頻繁的國家),因此民選代表已開始淪為財團的代言人,政客-財團-媒體綁在一起包裹出售,小布希代表德州油商,歐巴馬則是新能源(依公開的政治獻金分析,資料來源太久,忘了><),就算總統清清白白,議會內各民代所代表的背後勢力也角逐著國家建設的大餅。
加上國家議題越來越繁雜,所有選民沉迷在小三與小資的裙襬下,已無多餘心思及能力關心國家大事,(甚至媒體也不提供完整訊息),在資訊如此不對等的環境,選舉時只需選舉語言,激起一時民粹,選後也不會再有人在意,民代與各財團就可資意妄為,這樣的民主政治說不定還比不上希臘時期的精英政治與羅馬時期的代議政治。
2.貧富差距加劇:
主計處公布,2010年的貧富差距為6.19倍(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448&CtNode=4643&mp=1),與世界主要國家地區比較,高於日本之4.98倍(2004年),但較南韓6.84倍(2000年)、美國9.59倍(2004年)、香港17.66倍(2001年)及新加坡20.91倍(2000年)為低(主計處:www.stat.gov.tw/public/Data/61251653971.doc)。
雖據研究(蕭新煌,中央研究院,http://www.tfd.org.tw/docs/d4t4/143-150.pdf),台灣並無M型社會加劇的傾向,中產階級也並沒有消失,在這幾年當中仍然穩定;但內政部統計,2011年第二季,台灣在貧窮線以下家庭增至11萬4千戶,家戶內人口為27萬人,均創下歷年來新高是不增的事實,而美國同時間則有12.6%人口,即3700萬人處於貧窮線下(資料來源:http://www.npf.org.tw/tag?query=%E8%B2%A7%E7%AA%AE%E7%B7%9A),一但物價飛升,貧窮線下的居民更難生活。
以台灣現況來看,房價高漲,股市飆高,就不會影響到原本就買不起的中下階層嗎?雖然高房價的起因更可能是游資過多,但炒樓、炒股也必然帶動了物價,基本物資物價一定上漲,所得少的人勢必得花更多比例的錢在基本物資上,可支配的所得更少,越難以存到錢。
3.社會階層流動僵化:
對年輕人而言,原本只要努力學習、充實自己,就有實現夢想的機會,或至少過著安定的生活;但如今這樣的期待幻滅了。這個世代普遍比他們的父母受過更完整的教育、擁有更高學歷與智能,但當他們要展翅高飛,卻發現到處碰壁,許多工作被企業家移轉到更便宜的地方去了,另有許多工作則被外來勞工取代。許多人領不到像上一代一樣的薪資,有人甚至找不到工作,西班牙全國失業率超過百分之廿,而德國年輕族群的失業率也達百分之十七,為全國平均值的兩倍。(引用自: 占領華爾街:新無產青年的反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632630.shtml#ixzz1btzf76bq)
以大學推甄為例,的確,評量學生絕對不只考書本內容一項,其他才藝,專長能夠納入考量可培養有特長的學生。但如果絕大部份改以推甄?中下階層或是偏遠地區的學生怎有能力學習才藝?怎有時間去參加比賽?那在推甄上,永遠就處在弱勢地位上。幸好現在的繁星計畫稍稍彌補了這部分的缺失,但城鄉差距與貧富差距明顯時,所擁有的資源較少,就更難從學習中出頭。
自由經濟下,一個無貿易障礙的世界化國度成型,在國際貿易分工下,各國享受到了物品下跌的好處,但窮人階級卻更容易受到世界經濟的影響,有這必要嗎?有限度的貿易壁壘,至少保障基本物資供應,不受國際環境影響,更能夠保障窮人的權益
自由經濟這麼差?福利經濟或計畫經濟會更好嗎?計畫經濟過於講求平等,會誘發惰性,照顧中下階層的福利經濟,實屬必要,但如果社會無法提供足夠的社會流動,僅能淪為富人手中的施捨。
小弟認為資本集中,的確對社會發展的幫助頗大,從工業革命以來,自由經濟雖壓迫了不少族群,但的確也養活了更多的人口,只是要質疑人類有需要這麼多嗎?在自由經濟主義下,企業不斷鼓動人們消費,從好處看是大多數人都多了享受,但是否超過人類生活所需?過度耗竭了地球資源不說,還壓縮了。世界有需要進步這麼快嗎?政府為鼓勵創新獎勵投資,提供了租稅獎勵,結果大企業大老闆繳稅比例少,小百姓繳稅比例相對多。
限制跨國企業與獨佔寡佔企業經營,企業經營不只是股東,員工,仍須考量社會福祉(不一定是顧客),政府不應放任那只看不見的黑手為所欲為,否則整體利益只能在廠商利益前低頭。
當然,現在的世界環境視野,很難進行有限度的貿易壁壘或是限制企業經營。而占領華爾街運動,看來更難能有實際的作為或成就,希望至少能帶給政治人物警訊,年輕人可不是溫馴的羔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