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enetton的行銷廣告都是非常有爭議性的,常涉及到宗教,種族與性暗示,多次在各國遭到禁播,但今年傳達的議題卻是相當符合從2008金融海嘯後越來越嚴重的問題:青年失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KZ3w_Vg4o8

據行政院主計處預料八月失業率可能攀升至四.四%以上,青年失業率更將飆破十三%。十五至二十四歲失業率高達十二.九六%,二十五至二十九歲失業率也達七.二七%。若按教育程度分析,則以大學畢業失業率達六.一九%最高,高學歷、高失業問題也持續惡化。另外,預估一至七月平均薪資仍會減少,實質薪資仍倒退十五年

(2012.9.2,自由時報,http://tw.news.yahoo.com/8%E6%9C%88%E5%A4%B1%E6%A5%AD%E7%8E%87%E4%BB%8A%E5%85%AC%E5%B8%83-%E6%81%90%E9%A3%86%E7%A0%B44-4-202552947.html?_esi=1)

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國際青年日」時指出當今年輕人失業率之高,堪稱前所未有,如果國際社會不迅速採取措施,可能會發生才能無法發揮、理想破滅的「失落一代」。據國際勞工組織統計,當今全球青年失業人口高達7500萬,即便是有工作者,也有2億2800萬年輕工人,每天賺不到2美元(約台幣60元),且普遍發生在各種學歷的青年身上....。

(2012.8.12,原文網址: 青年失業率高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憂:恐淪失落的一代 | ETtoday國際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812/86438.htm#ixzz27N1ZF6oj)

人微言輕,先找點大老的資料

清大彭明輝教授(2012.1)在青年失業的真相與原因文中寫道

青輔會現任主委一直堅持:「相較於歐美國家,我國青年失業率並不算高」原因是:「據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2010 年的統計,臺灣15-24 歲青年失業率為總體的2.51 倍,與世界各國相近。其他國家如義大利(3.31 倍)、盧森堡(3.18 倍)、瑞典(2.99 倍)、挪威(2.66 倍)、紐西蘭(2.63 倍)、南韓(2.65 倍)等國家都高於我國。

李健鴻教授提供的統計(雖然是2009年的資料,卻教我們看資料的「另一個角度」,所以跟資料新舊無關):「2009年時,臺灣15-24歲的青年失業率是14.5%,雖然低於OECD國家的16.7%、歐盟的19.6%、美國的17.6%,但是卻高於全球平均青年失業率13%,也高於日本的9.1%與南韓的9.8%(OECD,2010),顯示相對而言,臺灣青年失業問題的嚴重性。若就青年失業率與全體平均失業率相比,臺灣的青年失業率是全體失業率的2.5倍,其比值僅略低於南韓的2.7倍,但明顯高於 OECD 國家的2.0倍、歐盟的2.2倍、美國的1.9倍以及日本的1.8倍。
(全文請參考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07.html?spref=fb)

青年失業的問題的原因?(彭教授在我們被騙了三十年!談全球性的青年困境草莓族,或被犧牲的一代?──台灣的案例寫得太好,繼續引用)

製造業的自動化、資訊業的自動化以及各種社會制度在效率上的提升,都使得相同經濟產出所需要的人力減少。理論上這個成果可以讓所有的人都受惠:一起減少工時,從無意義的勞務中解放,把較多時間拿來從事較有意義的活動(譬如,享受中世紀貴族的人文教育與藝術欣賞等)。但是制度設計如果不當,會只有反效果:失業率增加,導致工作更競爭而工時更長,財富集中化更使得新興產業的消費不足而不利於文化產業的擴張,結果人間猶如煉獄,而惡果集中在最年輕一代,使他們看不到未來!

二、三十年前沒有大賣場和全國電子,水電工出師後可以自己做水電行或者電器行,自己當老闆。他們願意吃苦,因為有一天可以出頭天。現在有了大賣場和全國電子,水電工只能當一輩子奴工,看不到前景,不敢想像能靠自己的積蓄買房子。

三十年來台灣所有的產業規模都在大吃小的過程中擴大,使得利潤和控制權迅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使得年輕人失去了往上流動的管道,成為永遠的奴工;而得利的少數人又通過政商勾結把得到的財富拿去炒作房地產,使得年輕人更加看不到未來。

(全文請參考: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2/09/blog-post_11.html,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2/09/blog-post_3509.html)

 一直以來,總可以聽到企業總是抱怨人工太高,人工不足,大家的解決方法總是以自動化作為解決方案,郭大老闆2011在台中投資精密機械也提過要成立一百萬的機器人大軍(http://www.taiwannews.com.tw/etn/news_content.php?id=1744969),2012富士康中國也的確開始量產機器人作為生產的工具。(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12050902/122012011400104.html),

而工業革命的希望(或許是小老百姓的希望)是可以解放人力(我真會美化節省成本所用的字彙),正如同洗衣機之於家庭主婦的意義一樣,可以將人們從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多出來的人力則又可以到服務業或可以有更多的休閒的時間?的確,先進國家假期的增多與工作時數的縮短等勞動政策除了增加公民福利外,最重要的是因為都可以增加雇用人數,減少失業率,但流動的資金却會因為這多出的勞動成本而轉移到其他勞動成本較低的地區。(所以主婦們不再需要用手洗衣服後,她們得外出工作,然後再回家用洗衣機洗衣服。)

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讨论过的“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一旦工具由机器来操纵,劳动力的交换价值就随同它的使用价值一起消失。工人就象停止流通的纸币一样卖不出去。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就这样被机器变成了过剩的人口,也就是不再为资本 的自行增殖所直接需要的人口,这些人一部分在旧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生产反对机器生产的力量悬殊的斗争中毁灭,另一部分则涌向所有比较容易进去的工业部门,充斥劳动市场,从而使 劳动力的价格降低到它的价值以下。(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0&articleId=36468)

機械化的極致可以假設我們生活在威爾史密斯的I. Robert (機械公敵)裡(阿諾的終結者系列或基努李維的駭客任務則是下一個階段,不過這時也不用討論失業與經濟了.....),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由機器代替,全世界就只剩下"機器人設計師"這個工作需要人工(不能把"這個工作需要人工"這麼多字簡稱成工人嗎??),家家戶戶有機器人管家,那人類就可以遊手好閒了嗎?很抱歉,如果你不會造機器人,那你就失業了,如果你不是藝術家,你失業的程度更高(希望變人裡的羅賓威廉斯不要搶你生意),甚至最後連你爸爸都不想養你(因為有A.I. 裡的小男孩機器人搶走了父愛)

但公民還是需要食衣住行阿?所以買得起機器自動化生產食物、提供交通的企業就會越來越有錢,而沒有技術的一般大眾就再也翻不了身,只能靠政府發給你營養丸勉強活下去.....(起義?你比威爾史密斯還猛,打的贏機器人大軍?除非你是鋼鐵擂台裡的休傑克曼,否則就算是絕地武士也都得靠複製人軍隊才行)

雖然機械化造成的多餘人工也不全然只有青年人的問題,是全體勞工的問題,但畢竟基於經驗與勞基法的保護,求職者還是有先行者優勢,先占先贏,除非有人退休,否則工作機會是不會平白產生的(當然如果經濟發展強勁,這個問題就少很多了)。但歐美的戰後嬰兒潮世代(一九四六年出生的美國第一個戰後嬰兒潮世代),從2012開始陸續到達年滿六十五歲的法定退休年齡。而同樣從今年開始,台灣第一批戰後嬰兒潮世代──國府撤退來台一年後(一九五一年)出生的三十萬人,也開始進入勞保規定的六十歲自願退休門檻(強迫退休已由六十歲改為六十五歲)。

(部份數據引自財訊2011"奇蹟世代不退場 痛苦世代正成形",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7373

但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表示:勞保制度面臨改變,延長強迫退休年齡會是方向(http://pro.udnjob.com/mag2/pro/storypage.jsp?f_ART_ID=69547)。其中有幾個原因

1.這群人是名符其實在戰後將台灣與世界建設成如此繁榮的菁英族群,有著充足的經驗與實打實的能力,更願意繼續為企業打拼(非常陽光、非常正面)

2.但也有不少人看到未來經濟前景不明,想為自己多拼點退休後的資本或為了下一代多存點資產

3.政府的財政收入不平衡,人口紅利已逐漸消失,加上嬰兒潮世代人口龐大,退休金保險有可能破產付不出來,也政策性延遲強迫退休的年齡,減緩給付退休金的壓力。(陰謀論)

現在18-30歲的青年世代,如果在這個累積經驗能力的黃金時間失去了表現的舞台,15-20年後,當這世代的人成為了社會的中堅主力,又能怎麼會有一番作為?長期以來,解決的問題常是在潘基文演說中指出的,加強技職教育,社會發展需要各種人才,學有專精的人也才可以避免跟機器競爭,幫自己增加價值。的確,台灣的大學教育很偏向通才教育,社會也期待每個人出來都做個文員(父母了解工作的辛苦,總希望自己小孩可以安穩點過日子),因此同質性的人才過剩與競爭造成了現在22K的局面。

但也不應該忽略財政與稅制上的做法,不管是在資本主義或任何社會,憑著自身的努力與天賦來獲取財富都是應該被鼓勵的,但是不應該對於下一代或下下一代造成太大的父蔭,否則很容易形成世家或財閥,也就對於社會流動與進步造成不良的影響,更甚之,因為高度的貧富差距,發生動盪與治安下降的可能性會更高。因此對於所得稅甚至消費稅可以適度降低,但對於資本利得與遺產稅則需要加以重課,並用這些稅收補貼可以增進社會階層流動的措施,包括教育,青年創業或青年就業的補助金等,應該都有所幫助。

只是現在的財團政治下,既得利益者也就是憑著資本利得創造財富,不可能做這些改革,只是ㄧ昧的指責下一代,這才是更令人喪志的事情....

arrow
arrow

    嘯蒼森二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